杨浦区空间运营商的“无废”绿色觉醒

杨浦区生态环境局以创智天地四期“无废楼宇”为标杆样本,探索政企协同的楼宇循环经济模式,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商业空间运营方法。

创智天地四期坐落于杨浦区五角场板块,位于政立路、淞沪路与政学路,由3栋商务楼围合而成,以5a甲级智能写字楼的标准给到客户超高规格的商务楼体验,其积极践行瑞安集团“5c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出green pledge绿色公约并与usgbc达成国内首个“深绿租赁”合作,现集中了数十家拥有创业资源和服务的跨国公司,运营多元空间、营造开放氛围,构建办公生态圈,荣获leed白金奖认证等多项殊荣。

 

 

 

 

 

 

创智天地助力企业实现低碳、高效、系统的办公模式,推动全面可持 ... Read more »

广告资讯
4
kunny
2025-05-09
0

首都高校或外迁天津河北 促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

    昨日,北京市教委表示,京津冀高等教育有望协同发展。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昨晚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首都高校外迁河北天津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相应的规划会配合北京产业转移和人口疏解。
委员建议破除“大锅饭”
昨日,北京市政协委员在小组讨论中最关注的话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教育资源如何配置、北京高校是否外迁。有部分北京市政协委员不太赞成让北京高校在河北办分校,或主体迁到河北的做法,认为要破除“大锅饭”、“削峰填谷”的思路,不能简单采取行政化、一刀切的手法。也有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可先从校办企业、产业研发基地等高校内部与教学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部分入手,将他们外迁到河北、天津。
民盟北京市委长期关注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和专题访谈专家学者,发现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深度和广度与世界其他大都市圈相比,“尚处于初级阶段。”
他们建议,要建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官方协调机制,加快制定科学长远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外迁规划服务人口疏解
对此,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回应记者称,北京目前还未有确定的高校搬迁河北、天津项目,“因为还需要三地之间的协调,有条件才行,三地之间要进行密切合作和洽商。”
昨晚,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首都高校外迁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
“肯定是一个集群。”李奕解释,规划会结合服务对象或疏解人口,“以消费为前提”,而不是把薄弱部分送出去。具体而言,就是为了服务被疏解的人口在当地落地,而相应配套教育资源,李奕说,目前迁至河北迁安的首钢等大产业,已有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调研
京津冀高教资源呈“X”形
民盟北京市委通过走访调查表明,京津冀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展开了多项合作,但相比起交通、经济、环保、能源等其他领域,进展较为缓慢,尚未有强大的合作与辐射效应。
实施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方面,民盟北京市委发现,除了京津冀三地政府主体外,还包 ... Read more »

广告资讯
165
kunny
2015-01-23
0